“136”兴医工程:筑起造福百姓健康的医学“高峰”
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——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】
“136”兴医工程:
筑起造福百姓健康的医学“高峰”
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,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,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。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、科教兴省、人才强省战略,积极推进“136”兴医工程,全力打造医学创新生态,壮大优质医疗资源,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增进人民健康福祉。“136”兴医工程的牵引带动效应日益明显。
这是小患者嘟嘟在山医大医院输的最后一次液,很快她就能跟着妈妈出院了。年前孩子感觉头晕,去了几家医院都找不到病因。遇到疑难,医生都推荐她来山医大一院耳鼻喉科看看。
患者的妈妈 刘冬凤:
住进医院之后,来的第二天,陈主任就安排了一系列检查,一做完二维码一扫,结果就出来了,第三天病因就定了。
患者预约快、周期短,检查效果好,这都受益于“136”兴医工程为山医大一院建设的领军临床专科。
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 侯天慧:
“136”兴医工程的总体目标就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,“136”兴医工程遴选了10个在我们省域内有发展潜力的相对比较强的专科,来对标一流进行建设。最起码这10个专科的大病或者疑难杂症都会留在本省治疗,另一方面通过“136”兴医工程10个专科的建设,全面带动全省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。
山医大一院耳鼻喉科是瞄准全国一流的10个领军临床专科之一。通过资金倾斜支持,一年多,他们新增了一大批国际顶尖设备,新增加了11个新项目,门诊量提高了50%。
山医大一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陈钢钢:
(患者)从你门诊诊疗、挂号、检查到最后手术,等待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,我们的技术是可以和国内的一流医院进行比较的。这1亿元的投入对我们科室比过去30年的投入都要高。
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手术室,赵浩亮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做一台肝胆胰手术。他们全新采用的这种手术方法缝针少,胰漏发生率低,更利于患者恢复。
患者:
从治疗到护理,一直到我现在,我还挺满意。我住过3次医院,一次比一次医院条件好,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。
这门技术由武汉同济医院教授陈孝平院士独创,2018年,山西白求恩医院引进陈院士并建立了“院士工作站”,双方开展了全方位合作。期间,陈院士多次亲自示范,要让每位医生都能独自操作。
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 普通外科主任 赵浩亮:
在我们科里已经推广做了30多台这样的手术,从效果来看, 吻合术式非常好,肝胆胰专业组已经有4名骨干医师能够很好地来开展这个手术。
“136”兴医工程实施一年多来,我省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快速增加:领军临床专科床位数净增加564张,投入163件国内外先进大型设备,引进开发94项国内外一流前沿医疗技术。远程医疗平台上通京沪20所三甲医院,下连88所县级医院。领军临床专科外转病人平均减少33%,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问题有效缓解。
山西白求恩医院党委书记 吴华:
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加入,有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,在创新和发展上,我们肯定要先行先试,就是要打一场翻身仗,在“136”工程建设中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。
推荐阅读
海报丨涉及11个行业领域!山西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